《底層邏輯》讀書心得

11/27/23

《底層邏輯》:你不是要比別人強10%,而是強1000%!

如果你比別人強一點點,他們可能會嫉妒你、詆毀你、攻擊你,但是如果你比他們強1000%,那他們只能仰望和敬畏你,所以只強一點點是沒有用的,你必須遠遠地甩開他們。成名之前,你發現你遇到的都是壞人。成名之後你發現你遇到的都是好人。所以你要離開的不是那些壞人,而是會遇到那些爛人的自己。要讓自己改變,成為會遇到好人的人。把事做對,一路狂奔,直到他們連你的背影都看不見。

我個人覺的這段話真的是非常的有道理,只有你變得更強、超強,那你就再也不會被那些爛人爛事煩心,因為你的等級已經不同了。共勉之。

11/25/23

《底層邏輯》:如何達成指數級的成長?

「邊際交付時間」是指每提供多一項服務或是一個產品所增加的交付時間。假設你開理髮店,你一次只能幫一個人理髮,那你的邊際交付時間就很長。假設你唱歌錄了專輯,那不管給一百人聽,或是一百萬人聽,都是一樣的,那你邊際交付成本為零。

當你的邊際交付時間很長,大部分人的收入會呈現常態性分佈,也就是中間會是最多人。你很難成為其中頂尖的佼佼者,但是你也餓不死,也無法達成指數級成長。當你的邊際交付時間很短,那大部分的業界收入會集中在幾個龍頭,呈現被壟斷的模式。就像聽歌,你就聽最有名最流行的歌就好了。所以除非你達到頂尖,大者恆大,就可以達成指數級成長,否則就很難生存。

不是每個行業都可以有指數級成長,如果你做的不是指數級成長的比方說餐飲業,那你就把邊際成本高的部分分出去給別人做。像是你可以找人開加盟連鎖店,你就負責品牌行銷、配方等等。那你就可以達到指數級成長。

所以在選擇做任何事之前,先思考你要指數級成長,還是你要的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如果套在工程師身上,我們提供的是寫程式的服務,今天我如果多一個項目,我就要花更多時間去寫,那這個就是邊際成本高,無法規模化。但是公司推出線上產品,他可以一次賣個幾萬人,好幾百萬人,那就可以實現規模化和指數級成長。滿有意思的。你現在做的事是哪種呢?

9/29/23

《底層邏輯》:人生商業模式=能力x效率x槓桿

能力:最重要的是獲得能力的能力,如何在兩年內獲得別人五年的能力?你需要的是透過刻意練習達到的「高效而可怕的勤奮」。

效率:只有勤奮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選擇做哪些事情是對你的人生目標有幫助的,才能達成高效而可怕的勤奮。然後再借助工具和方法。

槓桿:只有能力和效率是不夠的。要借助槓桿發揮最大力量。槓桿包括團隊槓桿、產品槓桿、資本槓桿、影響力槓桿。團隊槓桿藉由團隊複製做大。產品槓桿是指產品比服務更能夠擴大複製,因為他不需要仰賴人力。資本槓桿就是透過錢來不停複製做大。對於影響力槓桿來說,你需要具備演講能力、寫作能力、建立人脈的能力。人脈的重點不在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

所有的基礎都在於強大的能力,透過效率增強,然後透過槓桿不停的複製放大。

你有獲得能力的能力嗎?你有足夠的效率和槓桿嗎?

圖片取自知乎芰荷

8/19/23

系統思維

商業模式就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如果你看不清交易結構變化,再完美的產品思維都白費。比方說花了很多錢租在辦公室大樓樓下的好地段是為了以錢換人流。但是現在大家都叫外賣,距離近已經不是上班族最大因素考量。這時候如果在靠近辦公大樓三公里內的地方租便宜的房子,就可以省下租金成本,以更優惠的價格回饋給消費者,進而得到更多的生意。此時就算在辦公室大樓樓下餐廳老闆再怎麼要求主廚和服務生,甚至花大錢裝潢也是沒有效的。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在錯誤的賽道上一直狂奔,越努力,毀滅的速度越快。只有戴上系統思維的眼鏡,看到產品、使用者、地段等在系統中的交易結構變化,才能夠及時認清當下處境,往對的方向前進。這是否可以應用到你的生活裡呢?

7/4/23

《底層邏輯》三種財務自由的方法

1. 無欲無求式財富自由

只要將慾望降到最低,能吃飽就基本上財富自由。

2. 三生三世式財富自由

只要時間拉得夠長,就可以財富自由,只是本金不夠的話,可能要等上三生三世,複利效果才能發揮。

3.第一桶金式財富自由

白手起家創造財富,就像黃仁勳一樣。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