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一百天就可以看到小K啦~今天也是神隊友第一次從我的肚皮上感受到小K在踢我。我能清楚的感受到肚子裡強而有力的飛踢或是翻滾,不過隔著肚皮,神隊友只能感受到微微的震動。他很吃驚地說他就這樣一直踢嗎?他不知道小K以後可能是奧運健將!
再一百天就可以看到小K啦~今天也是神隊友第一次從我的肚皮上感受到小K在踢我。我能清楚的感受到肚子裡強而有力的飛踢或是翻滾,不過隔著肚皮,神隊友只能感受到微微的震動。他很吃驚地說他就這樣一直踢嗎?他不知道小K以後可能是奧運健將!
三年前2019年的十一月,我到波特蘭進行第一次的試管嬰兒植入手術,後來生化妊辰失敗告終。這種從有到無的被擊潰的感覺使我幾乎崩潰,日日以淚洗面,還寫了首詩祭奠檸檬子。為什麼叫他檸檬子呢?因為當時不到六個禮拜,他大概就跟檸檬子一樣大,然後我就失去他了。神隊友也非常傷心低落,於是他大刀闊斧的拍板定案決定聖誕節帶我去倫敦和巴黎度假散心。
在倫敦看了大英博物館,倫敦大橋,參加了盛大的Hyde Park聖誕市集。
在巴黎參觀巴黎鐵塔,凡爾賽宮,羅浮宮,三個聖誕市集,還吃了至今難忘的米其林餐廳。
之後更在一月份殺回台灣投總統大選,大吃大喝後,再飛去日本玩,繼續大吃大喝,也朝聖了日本的米其林料理。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將有疫情來襲,並不知道我即將三個月足不出戶,並不知道那將是我這幾年來最後的米其林餐廳。回美國後,武漢肺炎就席捲全球。我在疫情開始之初,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2020 三月再度飛到波特蘭進行第二次植入,再以同樣結果失敗告終。這種苦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含淚默默自行消化癒合。而在此同時還經歷了公司大規模裁員,職場上也十分不穩定的亂流。
因為疫情,我就專心在家寫文章拍影片,暫時不去想懷孕的事。但是我再怎麼分散我自己的注意力,都無法弭平我的傷痛,也無法獲得平靜。所以我決定再次將胚胎運到矽谷,重起我的試管嬰兒之旅。並且在2020 十二月帶麻吉回家。
接下來就跟大家知道的一樣,我終於順利懷上了!今年2021的聖誕節我不但有神隊友,麻吉還有小K在肚子裡陪我,像夢一樣。我非常感恩。回首這三年來,著實不易。感謝老天爺和現代發達的生殖科技,我和神隊友才能得償所願。今年聖誕節結束,我也進入了第三孕期,明年2022三月就可以看到小K啦!到時就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我非常期待!希望總在雲後面。也祝大家雖然經歷風雨,但終究能看到彩虹!
[露西講古]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沒有王子也沒有公主,有一群勤奮努力的男工程師和女工程師們。他們經常加班到深夜,週末有時也要進公司。老大看他們如此辛苦,大手一揮在空氣中畫了一個大圓餅氣勢十足的說:「等公司上市之後,你們就可以一人買一棟又大又新的房子啦!」工程師們聽到這個,雙眼都亮了,工作更加認真了。半夜作夢夢到新房子都在偷笑。
公司上市後,為了股票價格好看,進行了reverse split 1:7。也就是你本來有七千股,變成了一千股。工程師們有點沮喪。此時老大又跳出來,在空氣中畫了個不大不小的圓餅說:「等到半年後可以賣股票的時候,大家可以一人買一台新車!開在路上多拉風!」工程師們聽到之後,略感振奮,沒房車也好!於是繼續努力的加班工作。
等到可以賣股票的時候,股票已經大跌。工程師們掐指算了算,買房是肯定無望了。買車看起來也有點懸。看起來買個輪胎可能有機會。這時候老大不說話了。工程師們午夜夢迴,想到曾經在夢裡擁有的房子和車子,心臟都會隱隱作痛。從此工程師們繼續過著平凡忙碌,不會說太不快樂,也不會說太不幸福的生活。THE END。 喜歡我這個系列的請按讚留言分享。我還有很多口袋故事可以講給你們聽,撫慰(?)你們的心靈。
這些都是根據我自己和周遭親友的經驗來分享的。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具體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和醫師建議來評估喔。裡面的價格和保險補助也都會隨年份改變,大家可以做之前再做確認。分享這些給大家當個參考。
在這簡略地說,中間太多枝微細節跌宕起伏目前無法一一交代,等我心情整理好,也比較有空的時候再說。
在決定尋求專業醫療幫助之後,我開始看婦產科醫生。他給我開了幾個月的排卵藥,讓我多排一些卵增加機率。幾個月後都不成功,於是我開始考慮要做人工受孕(IUI) 還是試管嬰兒(IVF) 。根據資料,30歲以前女性每個月自然受孕的成功機率約25%,30~40歲約10%,年過40,要成功懷孕的機率低於一成。人工受孕機率是 30-40%. 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在波特蘭的診所以我的年紀可以到六七成,所以32歲的我決定直接做試管嬰兒,不想浪費時間做人工受孕。當然也有人人工受孕成功的。或是醫生也可能會建議你先做人工受孕,一方面比較不用打那麼多針,吃那麼多苦,一方面價格也比較便宜。所以有些醫生會建議循序漸進,從排卵藥到人工受孕到試管嬰兒。你也可以自己要求直接做試管嬰兒。大家可以根據醫生建議和自身狀況評估。
我最後選擇了在奧瑞岡州波特蘭知名的試管嬰兒診所 ORM,診所資訊在後面章節會交代。這是朋友推薦的,非常專業也非常愉快。我打了很多針,吃了很多藥取卵,其中有18顆成熟的卵,其中15顆成功受精,培養到第五天後,有12顆存活下來。經過染色體測試和基因測試後,有七顆可以植入。所以我最終冷凍了七顆。
之後植入兩次都失敗,而且都是biochemical pregnancy (生化妊娠)。也就是在你植入後,過大約兩個禮拜醫生會讓你去抽血看你的hcg數值,要超過一定數值代表妳懷孕了,但是還聽不到心跳。在聽到心跳之前,胚胎停止發育就是biochemical pregnancy. 我兩次都是一開始hcg數值有上升,後來不到六週就下降,代表胚胎萎縮,沒有成功發育,也沒有聽到心跳。醫生說這很稀少。我也明白這意味著我需要debug,看看到底是著床的哪個部分出了問題。是子宮的環境問題,著床時間問題,還是其他問題?因為胚胎做過染色體和基因檢查,所以胚胎有問題的機率較小。
接著疫情就來了,就休息了一年。之後決定把胚胎運到矽谷,減少坐飛機的風險。找了新的醫院PAMF Fertility和醫生。重新做了一系列的檢查,查出之前切過的子宮息肉(polyps in uterus)又長回來,再次進行切除,切了八顆,不然不易著床,或是容易流產。醫生同時建議切片檢查子宮內膜異位,這個檢查叫做Receptiva,以及ERA來看最佳著床時間。我另外叫醫生在同一個切片檢查裡做ALICE 和 EMMA檢查。這些資訊下面章節會解釋得更詳細些。以我個人的經驗,ERA 檢測會拿一個東西把你的陰道撐開,然後取一些切片,小痛,但是速度很快不到5分鐘。不需要麻醉,可以立刻自己開車回家。不過我是神隊友陪我去的,所以是他接送的。檢查完後,發現我的著床時間比一般人晚一天,所以需要調整療程。醫生忘記做子宮內膜異位檢查,但是我們還是決定繼續進行植入,不行的話,下次再做子宮內膜異位檢查。第三次植入後終於成功了,預產期 2022 三月底。一路到此提心吊膽,不知流了多少淚,打了多少針,吃了多少藥,承受了多少焦慮和自我懷疑。希望這次能夠成功順利生產。
他們的胚胎是培養到第三天還是第五天?
有些第三天到第五天胚胎會淘汰一半。但是第五天胚胎植入成功率較高。高齡產婦或是胚胎數量少者則可以考慮用第三天的,因為沒幾顆的話都植入試試看。具體還是看醫師根據個人情況推薦。
植入一個或兩個胚胎的成功率多少?根據你的年齡和情況醫生建議植入幾個?
通常會有根據女生植入年齡的成功率可以參考。美國可以參考政府CDC的官方資料。根據法律規定,美國診所必須回報成功率。但是要注意有些知名診所會接比較困難的個案,有些診所就不接以提高成功率。所以還是可以多方詢問參考。台灣要申請補助的話35歲以下只能植入一顆,36-44歲最多植入兩顆才符合補助條件。兩個都成功的話可以到時再考慮減胎。也有聽過一次植入四個,成功兩個,生出雙胞胎。以個人情況和醫師建議來評估。我三次都是植入一個。
在當地做還是回台灣做?
美國是世界試管嬰兒成功率第一高的,台灣是第二。價格來說美國大約兩三萬美金。有些保險有 lifetime maximum,最多終身支付三萬之類的。還要看診所是否收你的保險。台灣大約一次五千美金,便宜很多。但是還是要考量工作情況是否可以遠端,是否有家人配偶可以在當地或台灣支援和財務狀況等等。試管嬰兒幸運的話兩三次可以成功,但是有些人曠日費時花費數年,所以要根據自己情況評估。
我第一家診所:ORM Fertility 美國知名的試管嬰兒診所,後來因為疫情我把胚胎運到加州來移植。我是找 Dr. Hesla。我的檢查都是在加州當地做,然後取卵和植入前幾天再飛到波特蘭診所。
我第二家醫院:PAMF 我是找 Dr. Mary Abusief。選擇原因離家近,並且保險有支付,成功率和評價也都不錯。
胚胎運送公司:
需要注意接收的醫院能否解凍胚胎。每家的冷凍解凍技術不同。
Cryoport : 我最終選擇這家。這是ORM and PAMF都推薦的運送公司。$1300左右從奧瑞岡州運到加州。我有買他們包的保險。過程合作愉快。
IVF Couriers: 這是另外一家診所推薦的。
可自費做超音波檢查的診所 :
LRD Scan 在矽谷南灣Los Gatos。
大概三萬多,包括前期的超音波抽血,打針藥物植入等。電話跟醫生看診的話一次兩百多。平常都是跟coordinator聯繫。實際總共付出多少錢不可考,我已付到頭昏眼花,至少三萬多。還要加上我去波特蘭的飛機票和旅館錢。由於他們不收保險,我全部自費。這還不包括保險幫我支付的藥物費用。藥物我是直接跟CVS藥局訂的。我們公司有一萬塊終身的不孕症藥物補助。我在ORM就用光了。這個跟取卵植入檢查等的診所費用是分開的。包括了各種賀爾蒙打針藥物,針筒,酒精棉片,針筒丟棄盒,各種藥丸。有些打針藥物非常貴,動輒幾百塊,好幾種藥物加起來就數千塊。而且你也不知道要用多少,醫生根據你的數據會每天跟你說打多少,所以你要買夠,多的過期就浪費了,也沒辦法。照片裡只是一小部分的藥物。
2021 三月跟PAMF拿到的重新取卵植入估價是 $22900,如果自費的話可以打八折,就是$18320。
取卵加冷凍是$17000,包括了$3422的embryo biopsy fee (胚胎切片費用)。一次植入是$5900。胚胎基因檢測不包括在這個估價裡。所以兩萬多是只有包一次植入,每次植入都要再多花$5900。
神隊友公司一年不孕包$5000,終身一萬五。但是用了這五千就不能打八折。我們公司不孕症包三萬塊,但是是終身三萬塊,用完就沒了。由於我在波特蘭的ORM還有胚胎,所以雖然PAMF在保險裡,但是保險不給付。除非我把冷凍的胚胎用完之後,才會開始給付。所以最後我決定從ORM運胚胎到矽谷。由於使用現存胚胎,所以保險給付植入費用,我沒有付錢。但是由於保險藥物補助我在ORM已用完,所以藥物的費用都是自費。
levels.fyi現在可以看各個公司的福利,還可以根據福利來看各個公司提供什麼。像是想要做試管或是人工受孕的人可以直接點選fertility asistance. 超級方便!
我是飛到波特蘭ORM的診所進行植入。在植入前幾天,他們有做模擬植入(mock transfer),看看胚胎放在子宮哪個位置是最適合的。這個是PAMF 沒有做的。植入當天術前規定時間內要喝很多水,讓子宮保持在適合植入的位置。我緊張的要昏過去了,心臟撲通撲通的狂跳。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手術,但是對於未知的焦慮快要把我給撕裂了。
到了診所後,他們讓我換上手術服,還吃了一顆抗焦慮的藥,幫助緩和情緒。這個也是PAMF所沒有提供的。到了時間後,我就被推進手術室,神隊友跟我一起進去,穿了全身的醫護人員的衣服。他們給我看了我的胚胎的照片,然後就進行植入,也就是把胚胎放進我的子宮裡。過程沒有麻醉,完全不痛,大概才五分鐘。然後他們就推著病床把我送回單獨的病房,讓我在裡面躺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我睡著了,不知道是不是藥物的關係。之後醫生過來說手術很順利。由於我入住在診所正對面的旅館,他們就把我放在輪椅上,由護士推著我到對面旅館門口,就開始我的兩天臥床之旅。除了上廁所之外,不能起床。在床上上半身不能超過四十五度,可以翻身。
這也跟PAMF不一樣。PAMF植入之後,立刻讓我起身從手術房走回手術準備室。不過距離很短。我要求躺十五分鐘再起床,他們說沒問題。十五分鐘後,我就自己起身到樓下,神隊友在樓下接我。由於疫情關係,全程我都是自己一個人,神隊友不能陪我。PAMF也說術後不需要臥床,可以自由活動,只要不要激烈運動,心跳超過120就可以了。但是我還是臥床兩天,以策安全。同時我請了兩個禮拜的假,剩下的時間就悠閒的帶著麻吉到處逛逛,保持愉快的心情。ORM術後我沒有請假,臥床兩天後就回去正常上班,後來萬般後悔,是不是我休息不夠。但是第二次有請一個禮拜假也沒成功,所以好像也沒啥關係。請假也是要精打細算,飛過去波特蘭可以在那裡遠距工作,臥床兩天就不工作了。但是誰知道我到底需要植入幾次,總不能每次都請兩個禮拜的假,我也沒有那麼多假。而且一直請假也不太好。不過後來疫情發生,就停了一年,假期就不是問題,所以PAMF術後我就請了兩個禮拜的假。
可以一次做三合一的子宮內膜切片檢驗 EndomeTrio,增進植入成功率。
會送到美國的Igenomix實驗室。我是兩次植入失敗後做這個檢查,可以依個人情況考慮什麼時候做。
可以在跟上面三合一同一個切片檢查 biopsy一起做。這樣一個切片檢查可以檢查四樣,比較節省時間。做這個檢查,這個月經週期就不能植入。
我第三次移植的時候,醫生有建議做這個增加成功率。但是在移植當天,胚胎解凍之後已經孵化,所以最終不需要做這個步驟。
ORM叫我買clearblue的牌子,而且千萬不可以買有會閃的笑臉那款,要買只有空白臉跟笑臉兩個選項的那款。會閃的笑臉那款很容易給出假陽性的結果,不準確。而且測的時候要用那天的第二泡尿,因為第一泡尿太濃,也容易有假陽性。第二泡尿比較麻煩,因為通常會撞到上班時間,不然就要更早起。我只能說看你有多有決心(絕望),來決定使用第一泡或是第二泡尿。而且有時候尿不出來,或是只有幾滴,或是要尿的時候又想大便,內心真的是幹意無限。不過你並不孤獨,很多人都跟你經歷過一樣甚至更多的痛苦。
podcast: 趙小僑的勇氣媽咪我懂你 :請專家講很多試管嬰兒專業知識
診所療程說明:王家瑋婦產科診所 生殖醫學暨試管嬰兒中心 ORM Fertility
FB: 烏烏醫師 :禾馨診所婦產科醫師,講很多懷孕知識和備孕知識
試管求子之旅這條艱辛且孤獨,最好是能夠有伴侶或是家庭或是朋友的支持。在這有個前提就是你要願意讓他們幫助你支持你。這話聽起來很反直覺,但是事實是這樣沒錯。你如果逞強,不願意讓他們提供心理支持和協助,那誰也沒有辦法幫你分擔心理的重擔。
我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抽血照超音波都自己去就可以了。有時候早上七點的超音波,一大早冬天六點天還黑,冷風颼颼,我就自己開車出門了,到半個小時車程以外的診所照超音波。有時候一個禮拜要去兩三次,還要趕去另外一個地方抽血,接著在十點前趕到公司上班。後來第一次植入失敗後,神隊友就主動說以後所有的抽血照超音波,他都會載我去。有他的陪伴,立刻覺得安心舒服很多。
此外試管療程要打很多針,我打了上百針應該有,都是神隊友幫我打的。有時候打肚子,有時候打屁股上方卵巢的位置,有時候要左右交替打,不能打在同一邊。常常打完針的地方都是紫青色的瘀青,看起來很嚇人。兩個人一起比較有共同作戰的感覺,比起自己孤軍奮戰來的好多了。他也更能體會女性經歷試管療程的艱辛,和這孩子的得來不易。我朋友因為老公打針很痛,所以都自己打,家事也自己扛,那老公想幫也束手無策。所以願意讓伴侶或是家人支持你,分擔你的辛苦,你會輕鬆很多。而伴侶也應該主動詢問有什麼可以幫忙的,不管是陪伴,分擔家務或是計畫放鬆的旅遊和外出吃飯都很有幫助,也可以讓未來媽媽心情更好,增加成功率。
求子之路有時候很艱辛孤獨,再加上打針賀爾蒙的催化,對心情的影響滿大的。以下為一些有用的心理支持的文章。建議保持運動習慣,讓自然產生的腦內嗎啡幫助穩定心情。如果這些加上書都沒有太大的效果的話,可以找專業的心理諮商,再不行就找專業的精神科醫師。
韌性(Resilience):跟著賓州大學學習跳脫思考陷阱從而提升韌性
年輕的時候我爸媽催著我生說,早點生才有體力帶。後來年紀漸長,他們就改口說,年紀大生財務狀況好,可以提供孩子比較好的環境。我想他們應該想說有生就好。我個人覺得看個人生涯規劃。有時候想生生不出來,有時候無心插柳柳成蔭。如果計劃在35歲之後才要生的話,我個人建議可以考慮先凍卵,或者是凍胚胎,這樣就有彈性的多。人生沒有太多的後悔藥,這是其中一個。
2. 什麼時候說懷孕?
一般來說習俗是三個月內不說,只跟最親近的家人說,因為三個月內不穩,容易流產。我個人覺得是看你的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強健的可以跟親朋好友說,如果你覺得說出來可以幫助你舒壓的話,並且你也不會在意別人可能的閒言閒語,或是一大堆意見指導。我個人是三個月內只跟幾位家人說,因為我失去過兩次,不想要大張旗鼓,我的心靈已非常脆弱。在公司的話,因為是遠距工作,大家看不出我大肚子,我是五個月的時候跟我老闆說,之後再陸陸續續告訴一些合作比較密切的同事。如果是在辦公室上班的話,他們看到你三個月過後肚子大起來,應該也就知道了,聽說是不用特別說。我跟老闆說的時候,他的態度是滿正面的,並沒有刁難我。但是我的確聽過懷孕被老闆刁難的悲慘案例,所以可以晚點說就晚點說,也是要看你老闆是哪種人,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早點說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反正產前三四個月他們看肚子也會知道,也足夠公司規劃。一般來說辭職都給兩個禮拜的通知,幾個月前的產假通知非常足夠。
3. 可以選擇性別嗎?
台灣法律規定不能選擇性別。美國可以選擇性別,也可以不選擇。如果你的胚胎有做染色體檢查,就可以知道性別。植入前要簽植入同意書,註明要植入幾顆,這時候就可以填寫選擇的性別。有些醫院比較粗心大意,不會特別問你,你要的話,要自己提醒他們,不然重簽的話,還要再跑一趟。因為簽這個文件,需要在醫院有人見證,或是自己簽好拿去公證,再寄回去給醫院,證明文件的有效性。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在追尋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愛自己!祝福大家一切順利!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喜歡的話,歡迎分享和追蹤我的社群網站!
我的臉書粉專 : 矽谷資深女工程師
我的IG: @femalepowersv
我的Youtube: 矽谷資深女工程師
NVIDIA是矽谷的AI晶片業界龍頭。我有幸邀請到NVIDIA的財務總監 Drew Peng接受專訪。我個人非常非常期待,因為Drew是世界級企業裡少有的台灣人女性總監。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科技界殺出一條血路肯定是有兩把刷子。專訪也的確非常精彩!金句連發!Drew大學畢業後,跟著英文啟蒙老師經營兒童美語學校,從零開始做到數千人的規模。她創業企業家的資歷也幫她順利的進入了華盛頓大學的MBA,開啟了她的美國職涯之旅。以下文章為精華摘要,想看直播訪問完整版,可以到我的Youtube頻道。
我: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職涯旅程吧。
Drew: 我是2008 金融海嘯時MBA畢業,後來有幸在所有公司停止招聘前找到了在知名防毒軟體賽門鐵克Symantec 的第一份工作。這份工作是rotation program,就是讓新人可以到不同部門磨練,以培訓成主管。開始工作面臨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大家會質疑你不過是去唸了個MBA,怎麼跟一直以來在財務管理專精的人才相比,一畢業就有資深財務分析師的職稱,但是缺乏實戰經驗。但是對公司來說,rotation program反而並不是要找一個已經什麼都會的人,而是要找一個有嶄新的視野(future perspective) 的未來領導人(future leader)。這時候就是考驗一個人如何讓比你資深的人跟你一起工作,教你工作,提供你所需的資訊讓你可以勝任你的工作,讓一群視你為競爭對手的人心甘情願的輔助你。非常考驗人際關係的培養。
我:我有朋友也遇到相同的挑戰,在升為主管之後,遇到以前同級的同事的質疑。請問你如何克服這方面?
Drew: 我很會交朋友。交朋友有很多方法,像是投其所好。重點是我把所有人不喜歡做的事通通攬在身上,我把它成一個磨練。當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幫你的同事分擔工作量,他們會漸漸覺得把任務交給你也不錯。而當你可以在一堆很爛的項目裡理出頭緒,別人就開始會對你刮目相看,覺得你有料,然後更願意跟你分享。我老實說我也不是很有料,很多基礎的excel功能也是同事教我的。職場上很多時候是靠很多人幫你一步一步往上爬,所以人際關係培養是很重要的。我也特別感謝我當時的主管,他雖然一眼看出我的錯誤,他在指導我更正之後,在往上匯報的時候,把所有的功勞都給我。他的提攜讓我非常感謝,也讓我下定決心在以後的職涯上,如果遇到跟我一樣什麼都不會的新手,我也一定會耐心講解,把這份精神態度傳承下去。
我:很多人會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讓主管提攜你呢?而不是提攜其他人呢?
Drew: 我當時職場上有個貴人同事,現在已經是Google雲端部門的財務主管,問我說你的考績評比準備得怎樣了?我當時很吃驚,想說考績評比不就是聽老闆給自己的反饋就好,哪裡需要準備。他說你的職涯是你自己的。你要告訴老闆你想要什麼,你能做什麼,你已經做到什麼。這些都是我以前在台灣沒有接觸過的。你要告訴老闆你想被提攜,你不是只能做這樣,你的野心不僅如此。我也是經歷過許多挫折才明白有什麼想法和願望,你說出來未必會實現。但是如果不說出來,絕對不會實現。從此之後我都會精心準備考績評比,把我想跟老闆學到的東西,得到的東西都清楚表達出來,也準備了一整年的貢獻。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不都是份內的事。但是這些都是可以包裝。因為你可以跟老闆講解因為你交給我做,你今天得到的結果是這樣,你交給別人,不會是這樣。你要幫老闆很簡單的整理出來你的優勢和差異性,來幫助老闆給你你想要的像是升遷或是調薪。像是如果我做了這三樣,你是否能給我這些。你覺得我需要做到什麼?你要把老闆當成你的職場上的隊友,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跟老闆總是站在對立面,那你們永遠不會走在一起。
我:那今天如果有個人想要當主管,但是當你主管只是一個第一級的主管,如果跟主管說你想當主管,不就是有想要搶他飯碗的意思。這時候該怎麼辦?
Drew: 你不要讓主管覺得你是敵人。你要讓老闆覺得你是他的隊友。你可以問主管當時如何決定成為主管,然後他是如何變成主管。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主管,或是喜歡當主管。我會建議你跟她當朋友,你不是要跟他搶位子,但是你想知道他的心路歷程,藉由他的經驗幫你籌劃出另外一條道路。眼界不用只放在這個組。在矽谷大家都經常跳槽,今天也許我是你的手下,在別的公司也許我會是你的同儕甚或是主管。把你的戰場放大,每個都可以是你的戰友。
我的做法是把所有人的利益跟你拉成一線。如果你的小主管怕你功高震主,你可以問他說你可以教我什麼,低調地把該學的學好。外面的戰場很大,你要有實力,終究會有人看到你的光芒。如果你只是看著那個小位子,每天就只會守護你的小位子,就只會排擠,但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我:那後來在 Symantec 發生什麼事?
Drew: 我持續的跟主管溝通我想要當主管。升遷很多時候有是機運,但是你要有一定的實力準備好,當機會來的時候,才能一把抓住。我當時被升為主管的契機是symatac spin off其中一個公司。我的老闆被分到新的公司,就有一個缺空出來。當時有意願又有能力的人就是我,我就很順利地被升成主管。當我真正成為主管,我要讓我的組員知道我的立場是什麼,我能給他們什麼。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有些人想要升遷,有些人想要工作生活平衡。而spin off的改變每次都是一個契機,所以我以一個新主管給大家的想法就是你想要什麼,我們就朝這個方向來努力。公司巨大的改變也是我們整個組每個人的契機。
我:那像你一開始就很堅定地知道自己想當主管,但是要是有人很迷茫或是不確定的話呢?要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當主管呢?
Drew: 你如果迷茫的話,你就去試試看,試完才不會後悔。不然你會一直想你可能適合當主管,是不是應該當主管。像我的老公當主管的時候非常不快樂,但是當工程師時非常興奮。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或是想要當主管。在美國工程師也有很好的升遷管道,可以一直專精升到Principal Engineer。但是像是在財務或是人力資源部門,不是主管的話,可能沒有那麼好的升遷管道。所以不同領域上也是有所不同。
我:那主管跟非主管薪資待遇差別很多嗎?我想大家都很好奇這個問題。
Drew: 底薪不會差太多,但是股票和紅利差別較大。特別是這兩年股票大漲,整體的薪資差距就拉大。比方說非主管可能大部分是拿死薪水,像是80%。但是主管可能是50%或以上是拿股票或是紅利。
我:那怎樣知道是該離開公司或是這個組的時機呢?
Drew: 你想換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就去面試。好處就是當你面試碰壁的時候,你會更珍惜你現在的工作。當你在準備面試的時候,你會知道你缺甚麼。你可以在公司內部找到適合的項目來增進技能,或是自己再去進修。
我:那你是怎麼離開Symantec,進入Nvdia的呢?
Drew: 我在Symatec每天都很開心,我很喜歡我的同事和薪資待遇。但是即便如此,我在Symantec時,我從來沒有停止面試。並不是說我很積極的在丟履歷表,而是如果有獵人頭來找我聊工作機會,我就去跟他們聊。有時候會發現原來業界都在找這樣的技能,或是理解市場上的價碼,時時更新就業市場的需求。還有鍛鍊自己面試時如何包裝自己和行銷自己的能力。當你經常練習的時候,就可以熟能生巧。我也經常遇到邀請我去面試,最後卻沒有選擇我的情況,我就會從中學習我不足的地方,再繼續加強,以此精進自己。
在此同時,我之前合作過的行銷長跳槽到Nvidia。一般來說跳槽不能挖角相同性質的員工,但是可以介紹不同部門的。剛好Nvidia的財務副總裁問他有沒有可以推薦的財務主管,他已經找人找了一年半了。Nvidia的人資就寫信邀請我去 on-site面試,直接跳過電話面試。我也沒有想太多,就是有面試就去,後來才知道因為有行銷長的引薦,所以我兩個禮拜內就結束面試過程,順利進入Nvidia,到現在也已經四年了。所以說每一次的工作就可能為你下一次機會鋪路,也有可能是斷了你的後路。
我:主管的薪資待遇較好,視野也較高,但是工作機會較少。要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呢?
Drew: 沒錯!又回到我每天都在找工作的心態。本來我是資深經理,一個禮拜矽谷有三十個職缺,升到總監的時候,可能一個禮拜只有五個職缺等。但是我相信也不會有人說當副總裁之後比較難找工作,所以堅決不當副總裁。就算是你是CEO被裁員,你可以到小公司以你的經驗讓小公司成長成大公司。每件事都有危機和契機,我不會因為怕遇到某個困難,而放棄追求我想要的東西。
我:身為女性主管有什麼要跟大家分享的嗎?
Drew: 我在Symantec的確觀察到大部分中高階主管都是男生。在Nvidia 我們CFO是女生,也是個媽媽。他的組員也是男女各半。我發現女性有的時候選擇比較輕鬆的工作,並不是說女生能力不足,而是有其他更想做的事。像是疫情期間,女性承受的壓力比男性大很多,因為有些小孩比較黏媽媽。男生被影響的狀況較少。今天如果職場上女性主管比較少,我希望是女性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迫因為體制的不公平,或是支持資源不足。
我:對於想當主管的亞洲女生,有竹子天花板加玻璃天花板的雙層防彈玻璃有什麼建議?
Drew: 你首先要想好你真的想當主管。你要管的是人,會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你不喜歡跟人打交道,你就會很痛苦。像我很喜歡看宮鬥劇,可以讀出人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自己來說,沒有特別感覺到有天花板。我要想怎麼把身邊的資源用到極致,像是我的主管,就可以汲取他們的經驗。
除此之外你要學會放棄。一個女生常常想要什麼都做到很好。但是人生很長,沒有說一定要做到什麼。要放過自己。不要上班的時候,對孩子感到愧疚,帶孩子的時候,又對公司感到愧疚。你也不要覺得因為我是女生,我就應該要做飯。或是因為我是女生,就應該要怎樣。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必須做的。像一個主管,不要怕別人搶你位子,要有很強的手下。這樣才能empower別人,這樣就可以當個輕鬆的主管,讓手下幫你分擔。就像在家裡,可以讓老公分擔,但也要能夠容忍老公做的沒你好。
我:沒錯。什麼都要完美,其實這是對女生很不合理的期待。不管在職場和人生裡都要設下合理的期待,這樣大家都會過得比較輕鬆。而且家是兩個人一起的,不是說請他幫忙,而是該一起分擔。
Drew: 沒錯。像是我老公幫忙倒垃圾,我就很感激。他也可以享受其他方面我為這個家的付出。
我:再回到職場的問題,如果你覺得老闆只是幸運而已,如何跟他一起工作?
Drew: 這個心態應該要調整。我曾經遇到一個老闆。所有人都跟我說他不是一個好老闆,只是運氣好。我開始觀察他為何如此幸運,我發現他跟老闆關係很好,而且他非常會開會和運籌帷幄。他雖然什麼都不會,但是他知道誰會,他會用人。我們有時候有一些迷思說那些人只是幸運,但是幸運只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是沒有一些能力,他也走不到那個位置。我們應該要找到他好的地方並加以學習。
我:最後有什麼要給大家的建議嗎?
Drew: 不管是進入哪家大型企業,內部推薦都很重要。他不一定是保證入職,但是他是讓你履歷表可以被看見的機會。像我招人,一個禮拜就有一千份的履歷表。招募主管無法一個一個看履歷表,所以有時候會選擇只看有內部推薦的。有時候你被看見,並不一定你是最厲害的。只是可能你的履歷表被看見。你要讓你的運氣發展到最大,善用你的資源和人脈,讓自己首先被看見!
從我2018年開始寫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開始,已經寫了數十篇了。這裡精選出三篇最熱門的文章,千萬不要錯過喔!喜歡的話記得按讚和分享喔~
這篇的點閱率超過四萬七千次。可能家常便飯的裁員聽起來很驚悚,但的確是我每天都真真實實的經歷著的,感覺大概跟頭上懸了一把刀差不多。這次2020疫情科技業也是血流成河,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疫情下血流成河的科技業裁員潮懶人包。
這篇的點閱率超過三萬五千次。感恩理科太太,讚嘆理科太太。除了討論知名人士之外,話題也比較通俗,所以點閱率居高不下。
這篇的點閱率超過兩萬兩千次。很多讀者被我這篇文章圈粉,開始追我的部落格和臉書專頁。我想我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吧。希望我的分享讓大家的路走得更順遂一些。
這篇文章發表不到一個月已經超過一萬七千次的點閱率,看來後勁十足,可望再不久的將來擠進前三名。也是拜夯句話題所賜,讓點閱率一飛沖天。
這幾篇文章你都看過了嗎?你最喜歡我哪篇文章也歡迎大家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