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年屆三十的女工程師,我該出國追夢嗎?

讀者:謝謝Lucy願意分享在國外工作與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現在是30歲在台就業的女性工程師,正準備前往美國求學並就業,希望未來職涯能有更好的發展。 追了Lucy的粉專後,對於國外工程師界了解的更多,同時也啟發我更多隱憂。 年正30的我還沒有對象,若出了國也只能靠自己,總覺得Lucy的歷史就是我的未來,現在Lucy在灣區遇到的問題可能就是我未來會遇到的心境與困境,想請問Lucy,如果能重來,是否還會選擇相同道路出國追夢呢~?

我: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出國。當初出國唸書其實並沒有特別追夢的偉大夢想,純粹是不想考大學聯考。(但是其實準備美國大學考試托福和SAT也是很累,沒有輕鬆到哪去。)我還是會選擇出國的原因是因為我分享的很多女性職場心境與困境其實並不是只在美國會發生,而是你不管在美國,歐洲或是亞洲,或是各個年齡層都可能會遇到的。

像是我曾經分享過的因為身為亞洲女生,同事常常覺得我很溫柔,而不是很專業。我除了累積實力外,靠三招來扭轉這個形象,包括善用肢體語言來展現自信和勇於面對衝突等。或是科技業的性別鴻溝。在我工作近十年的經驗裡,前幾年在女生廁所是遇不到同事的。一直到這幾年,我才終於有兩、三次在公司女廁所排隊的經驗。我很興奮地向我的女同事分享,她們都嘖嘖稱奇。我也年年參加程式女孩夏令營幫助想要進入科技業的高中女生。這些都不是美國獨有的問題,而是你不管身在任何國家都可能遇到的職場問題。

woman writing on a whiteboard
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on Pexels.com

我之前接受30+職行力podcast 小貝的 專訪也聊到很多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歧視問題以及該如何應對,包括女性經常被問到生育規劃的問題,而男性完全沒有這個困擾。會問出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懷疑女性在職場是否能百分之百的全力以赴。有好的工作機會也可能不會交給女性,造成女性職場歷練不夠,下次又拿不到好的項目的惡性循環。或是都叫女生做雜事,像是舉辦部門聚餐等。抑或是說女生過於有侵略性(aggressive),而我們從來不會聽到有人批評男性過於有侵略性。為什麼女性在職場上的積極就被視為過於有侵略性呢?這些問題身在德國的小貝也都非常的感同身受。所以這並不是只局限於在美國的問題。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還是會選擇出國,因為國外的工作發展機會更好,薪資待遇更佳。可以參考我的文章:高薪早已是基本,福利還要夠貼心:矽谷科技公司,靠什麼留住全球菁英的心? 還有 「矽谷 SWAG」:疫情之中,美國科技業如何花式寵員工? 

你說年過三十還沒有對象也是考量之一。首先矽谷男生多到爆炸,都是各國的菁英齊聚於此,所以這點我覺得你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另外三十歲又怎樣呢?我們給自己太多的心理枷鎖。可以看看我這篇文章:年過 30 的我,寫給從前的自己:無需執著「 30 歲前該如何」,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自由

每個人的生涯和職涯規劃都有不同的考量。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你一點幫助,也祝一切順利!

也歡迎大家追蹤我的臉書專頁 Medium 專欄 Youtube Telegram IG

讀者來信:女性在理工真的比較不擅長嗎?

主題:女生真的不擅長理工類?

指定作者:Lucy Chang 矽谷資深女工程師

您好:我想請問在台灣女性工程師的比例這麼低,真的是女性在理工方面比較不擅長嗎?還是我們一直被社會灌輸女性不擅長這個領域的原因呢?

因為自己是女生,也就讀工程領域要寫程式,每次在程式碼想破頭都還是卡關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男生邏輯真的比較好?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覺得這樣自我懷疑的感覺好可怕……

──在程式碼中打滾的研究生

妳好。 首先謝謝你信任我並鼓起勇氣寫信詢問。我自己有一個思考的邏輯順序,提供給你參考,這適用於任何情況。在推導到任何結論前,首先先判定你的結論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推測(assumption)。這是心理學界非常廣泛使用的一個Cognititve Behavior Theraphy,用於改變人們的思考慣性。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一個automatic thought ,但是他不一定是事實,非常有可能是你思考慣性的產物,是個推測。要打破這種思考慣性的方法就是在下結論前,要先思考這個結論是事實還是推測,有什麼證據可以支持他是個事實。以你的例子來說,因為女性工程師比例低,而判定女性在理工方面比較不擅長,或是因為你寫程式卡關,而判定男生邏輯比較好。這是事實還是推測?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他是事實?

我醫界朋友推薦了這篇重量級的醫學論文給我, The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這篇討論的就是為什麼女性在科學和數學介比例偏低,是否是因為生理性別的原因。這篇論文發表於2007年並收錄在美國醫學圖書館裡。論文的第一作者是Diana Helpern,他是美國心理學機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前president。其他作者包括來自賓州大學,密蘇里大學等知名學院。除此之外,一般醫學論文會有所謂的影響力評分(impact factor)。這個分數是由這篇論文被多少人引用還有多少人給credit所得來的。分數越高代表這篇文章被引用的越多,影響力和可信度越高。一般來說,五六分以上就是不錯的論文。到達兩位數以上的分數就可以說是非常好。這篇論文的影響力評分是21.29,代表他在學界的公信力和影響力非常之高。

這篇醫學論文經過各個層面的科學證據和實驗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並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男性和女性在科學界或數理界因為生理因素而有所不同。論文提到女性在學校通常在所有科目都得到較優異的成績,包括數學和科學,所以女性學習數理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

論文中也指出影響男性和女性數理表現的社會和文化影響非常顯著。有五個種類的證據支持這個事實,包括家庭同儕學校的影響,stereotype threat的研究,training studies,跨文化分析和隨時間改變的趨勢。其中stereotype threat跟你敘述的情況非常類似。

Stereotype Threat是1997年C.M. Steele提出的理論。負面的刻板印象會導致特定族群的自我懷疑,進而降低學業表現。有一個研究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被告知這個考試是公平無差別的。另一組被告知這個數學考試以前曾經展現性別表現差距。在被告知考試是公平無差別的學生族群裡,考試成績出來在男女生之間沒有差別。在被告知考試有性別差距表現的族群裡。女生表現較差。這樣的實驗結果被成功複製了許多次,論文裡列舉了許多例子。而這個恰恰跟你形容的經歷非常類似。因為你被告知女性在數理較差,因此產生自我懷疑,因而可能導致影響數理表現。

那麼要如何突破這個stereotype threat呢?這就回到了我一開始說的思考邏輯順序。當你寫程式卡關時,你的大腦自動認為是因為女性不擅長數理。這時候你應該停下來思考,這是一個事實還是推測。根據我上面舉的重量級醫學論文,很明顯的這不是個事實,而是一個未經證實的推測。如此多練習幾次,就可以打破自己的思考慣性,打破這個負面思考的無限迴圈。

論文中也指出有些心理學依據跟重心引力理論一樣毋庸置疑。其中一個就是所有的cognitive ability (思考認知能力)都會跟著學習和練習而進步。這就是學校存在的意義,藉由學習和練習幫助學生進步。因此下次寫程式卡關時,你就知道到你該做的是多練習,而不是被stereotype threat給拖進負面思考慣性。我之前在網路上讀到一句話送給你,我們又不是在解幾百年沒人解出來的數學超級難題,通常我們解的,都是很多人解過的,而我們遲早也會解出來的!加油!對自己要有信心!你可以的!

————————————

****更多我的精彩文章可以到我的臉書專頁

作者矽谷資深女工程師
天下雜誌國際換日線專欄作家Medium Women in Tech Top Writer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李婷婷專訪-區塊鏈公司共同創辦人兼科技執行長


如何轉職進入科技業?從軟體測試工程師開始?

這次來信的讀者是加拿大的學弟。他讀了我的文章,為什麼軟體測試工程師工作正在消失,之後,心裡有些疑惑,因此來信。

學弟:我近期有想到轉軟體這塊領域,現在跟一些同學在專研automation testing, 只是好像有看到你的文章說軟件測試的職位會越來越少,那想問如果想從這領域出發的話,是不是先從軟件測試開使投履歷必竟要學的東西好多好多。我現在Bootcamp加上和同學做project。

我:software quality engineer jobs 不是沒有,但是越來越少 目前Amazon, Google, Apple 也都還有,但是說不準會不會哪天也把這個給消除了。

你的職涯生命還很長。我會建議你全部都丟包括software engineer and software quality engineer到時看申請的怎樣再決定。但是最好儘早轉到software engineer我自己之前就是quality engineer 離開paypal 之後,所有的quality engineer就被transition 成 software engineer,到了intuit ,公司也一直喊著要轉,三年後轉了,裁了一大堆人。我是少數幾個留下來轉成功的,但是中間過程非常痛苦。你可以先以此當跳板,但最好不要因此停止。我也曾想過是不是要跳槽去其他地方找quality engineer的工作,但是我想一直逃,有什麼意義。伸頭一刀,縮頭一刀,就留下來一開始比較辛苦,但是非常有樂趣。我現在很享受software engineer。如此之外,你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分享如何轉職成軟體工程師

學弟:我很能了解寫程式的痛苦,我也認為qa只是個跳板,看你要有developer 還是 project management, 這邊有聽說有人一直做manunal test

我:manual test 的需求還是會有的,但是會越來越少。而且職場發展有限制。以qa當跳板是絕對沒問題的我知道有qa後來申請上fb software engineer

學弟:那像你們面試人阿,會看哪些東西。好多東西也要吧。像GitHub 有沒有publish ,有沒有相關project 之類的

我:new grads 就是考 algorithms 你就一直刷 leetcode 就對了。github沒太大差別。面試官懶得看。也不知道是不是你寫的。考algorithm最實在,除非你是contribute to open source project,那比較有credibility。

讀者來信:沒對特定領域有特別興趣,該如何選系?

Lucy您好! 記得第一次閱讀您的文章是在換日線的專欄,當時對您專業領域很有興趣,有些疑問但是不敢發問,上星期讀到您回覆讀者來信後,決定鼓起勇氣來信請教您有關選系問題,希望別佔用您太多的時間才好,在此先向您說聲謝謝,謝謝您撰寫文章無私的分享自身經驗! 在換日線專欄的自我介紹裡,得知您大學的科系是工業工程,而碩士轉為資訊工程,想請問當時為什麼從工業工程轉到資訊工程呢? 我目前就讀理工學院的foundation year,四月中必須填志願,現在正為了選系而煩惱,當初申請理工學院是朝著資訊工程的方向前進,但是我覺得自己做的功課不夠多,對科系了解也不夠深刻,似乎是因為資訊工程的就業市場廣大而選擇。曾經和校裡的學涯諮詢討論過,不過得到的答案也就是常見的順興趣而選擇,但是關於興趣,我有個小問題,我發覺自己沒有對特別某一個領域非常非常有興趣,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動機不夠,二來是我認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投入時間和熱情一定有辦法精進,以foundation year的成績來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的成績都是A,每一科目都讓我很享受讀書的過程,所以也無法從此下手選擇領域。我了解自己的路勢必是要自己選擇並負責任,但想請教您,當初您在選擇科系的過程是怎麼樣呢? 以上兩個問題麻煩您了!謝謝您! (我很喜歡您的部落格和粉絲專頁!因為它有滿滿的女力<3)

你好!謝謝你的支持!我當初工業工程畢業之後,發現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難。我女生朋友成績超級優秀,卻沒有拿到工作,因為他們認為小女生鎮不住工人。最後工作被另外一個成績平平的男生拿走了。於是我決定轉行。我跟你差不多情況。我知道我想讀工程。我沒有特定的興趣。我覺得任何一科我都可以勝任。所以我就亂槍打鳥。我把所有常春藤的都申請了一遍,其中有包括財經工程,環境工程,資訊工程等。後來上了賓州大學的資訊工程我就去唸了。可以說是誤打誤撞。運氣非常好。 以你的情況來說,你既然本來就想念資訊工程,為什麼不放手一試呢?他是目前工程系裡面待遇最優渥,工作機會最多的。很多人畢業後要改行進這行都要付出額外巨大的努力。而你剛好站在最有利的位置。我會建議你既然沒有特定的興趣就直接衝資訊工程吧。你應該是在美國嗎?不喜歡的話,可以在轉系。我大學轉了三次系。這就是美國教育系統的好處。

我還想補充一下。昨天我參加的演講,講者是臉書的副總裁。她讀完使丹佛的MBA之後,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本來想回北卡。後來去career booth遇到paypal,聊了一下,誤打誤撞的就進入了paypal PM的領域。到現在他已經是帶領五百個工程師的副總裁,另外還成立了Women in Product的conference。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

讀者來信:大學該填什麼學校什麼系?

問題:我是延平高中的學生。目前因為剛發布學測成績,正在猶豫要填什麼志願,所以想請教您一些問題,就是關於女性在科技業的發展部分,因為有聽過許多人說女性在科技業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許多升遷機會或是重要任務都不會想選女生。想知道這部分是不是真的。

回答:你好!女性在科技業的確是比較弱勢的,但這部分已經慢慢的在改善了。最近女性覺醒的力量讓很多人都重新調整在職場對待女性的差異性。也許到總監位置以上比較少,但是在其他任何行業到總監位置都不容易!而科技業至少你就算是老老實實當工程師,薪水還是比文科的高,並且有股票紅利,待遇好很多,同時福利也比較好。所以升遷可以說是錦上添花,個人的追求。除此之外,要自己勇於爭取,才比較容易拿到升遷和重要的任務,這在任何行業都是適用的。不能期待你安安靜靜的,老闆會讀心術知道你想升遷,知道你想多做一些重要的任務。男生一般來說都非常勇於爭取,而這是有些女生缺乏的。在我看來,女生主動爭取之後,拿到的機率大很多。因為不爭取而拿到的機率基本是零。

我還要補充一下。未來的人工智慧將會取代很多文科的工作,像是會計,秘書,服務生等等。所有的家電和電器都將會變成智慧家電和智慧電器。這時候就需要工程師來寫程式整合這些東西。所以理科的工作需求會上升,而文科工作需求會下降。這是一個大的時代趨勢。 ps. 我們公司的技術執行長是以色列女生。在這波女性覺醒運動以後,女性在科技界的地位會更加提升的。

問題:不過我目前填志願的方向想往化工和材料的方向填。但是像材料一開始感覺範圍就會稍微小了些 ,而且以台灣來說感覺只有半導體材料是目前較為盛行。有許多人都建議我不要念化工。 因為在台灣是傳統產業。 技術上都已經被許多國家超越 ,導致學的太多最後能應用上的卻很少,材料則是目前較有未來性的領域。所以想請問您對於化工和材料之後的發展,還有如果我還是較為喜歡化工的話是否要往國外發展比較好?還有科技業忙起來的樣子是不是超級可怕因為網路上都說科技業都非常忙而且也需要常常加班之類的想請問您對於您的生活品質有滿意嗎?

回答:我對生活品質還蠻滿意的。有時候是比較累,但是至少薪水很高。有的行業又累,薪水還又不高。化工系我不太熟耶~我認識的材料系都是做半導體的。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還滿多的在台灣的話半導體產業還蠻蓬勃發展的。如果你有考慮到國外發展的話,軟體的薪水則是比硬體的高很多。所以在國內或國外發展的話,要考慮各個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的不同。一般來說傳統產業的利潤較低,因為發展性比較小。能夠給員工的自然就比較少。我會建議你加入比較蓬勃發展的行業,工作比較好找,資金也比較多,利潤比較高,自然對員工會比較好。我這篇換日線專欄的文章給你參考。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1095&nid=11378

問題:我也有想過要去資工, 但是我今年可能填不上。台大資工數學可能要15級,然後再加上今年五選四的制度。59級掉數學,反而感覺什麼都填不上。對於高三生來說,台大迷思是一件很值得煩惱的事。台灣教育根深蒂固的讓小孩覺得不是非醫學系就是台大。

回答:我對這個填的技巧不是太熟悉。你可以問問看高中畢業的學長姐。他們可能可以給你比較多的建議。但我個人選擇的話,會比較傾向選系不選校。第一是台灣大學似乎轉系比較困難 ,在國外是很容易的。第二聽你說的樣子,你的分數應該台清交都可以。這三間都很好,沒有必要一定要台大。清大和交大在新竹跟業界可能合作更多。

念了台大,進了傳統產業,不一定會比清大交大的科技業好。人生路很長,你要以自己的想法為重。將來過日子的你,領薪水的是你,你才知道什麼是你要的。各個行業的薪水應該也都是可以打聽的。出社會後這就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問題:在國外待遇有差那麼多嗎?

回答:可以參考glassdoor.com或是levels.fyi 看美國的軟體界薪水。也許你可以大學申請交換學生,來體驗看看。具體我也不知道有哪些交換學生的計畫。你可以研究研究,或是申請台灣外商公司的實習,像是谷歌。自己體驗過,比較知道喜不喜歡。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