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米其林摘星記:David Toutain-如詩如畫的奇幻美食饗宴之旅

法國是著名的美食之都,難得來巴黎一趟,當然要試試看他們的米其林餐廳。雖然我在美國和台灣都吃過米其林餐廳,但是沒有在法國吃過。在做了很多功課之後,我特地選擇了一家日式跟法式混合的米其林二星餐廳 David Toutain。David Toutain是巴黎比較年輕的新秀廚師。他在2010年小孩出生後,決定回到巴黎開一間既現代又溫暖的餐廳。2015年他拿下第一顆米其林星星,並在2019年拿下二星。選擇這家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法日混合,我猜想比較符合我們的口味,再加上他可以穿休閒的衣服進去,不用穿得很正式。這對觀光客來說,不用帶衣服去換,真的很方便。除此之外,他離巴黎鐵塔很近,吃完飯剛好散步去那,堪稱完美。於是我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中午來到了David Toutain,展開了一趟奇幻的美食之旅。

我是從米其林的官方網站上找到連結網路訂位,之後順利地收到了網站laFourchette 的訂位確認通知。我訂的是一個人70歐元的三菜套餐。十二點我準時地踏入餐廳,餐廳內客人還不是很多。服務生很客氣地詢問我的名字,然後很疑惑地說並沒有看到我的訂位。我嚇得目瞪口呆,立刻給他們看我手機上email裡的確認通知。不會我大老遠從美國飛來,吃不到我訂的唯一一家米其林餐廳吧?後來他們查了電腦,發現我的訂位是候補,雖然我收到的email是訂位確認。最後他們把門口擺花的桌子喬出來,把後來來的一個人客人安排到那個桌子,然後把我們安排到他原本的位子。後來我們順利入坐,虛驚一場。不過我在美國和台灣用網站訂位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過。這對軟體工程師來說是很基本的一個錯誤。同樣身為工程師,我不禁覺得寫這個網站的軟體工程師有點落漆。如果我們晚一點來,客人已經入座,餐廳沒辦法喬位子出來給我們,我們不就白跑一趟?好在餐廳反應靈敏,我們也不讓這件事打擾我們用餐的心情。

(他們加了一張椅子在擺著黃色的花的桌子,我們後來坐在那邊。)

坐下來之後,終於可以好好的欣賞餐廳的裝潢。是以木頭色系為主,搭配上鮮花和蠟燭擺設,很像日本餐廳的裝潢,讓我們覺得很親切。餐廳不大,但是很精緻。

服務生上了第一道菜是炸荸薺的根擺在幾根木頭上面。炸荸薺根的形狀和顏色都跟下面擺盤的木頭很接近,看起來非常和諧。旁邊是木頭容器裝的抹醬加上一些脆脆的像cereal一樣的東西。拿炸荸薺去沾這個抹醬,炸荸薺本身吃起來外酥內鬆,搭配抹醬溫順的口感,在點綴著脆脆的穀片口感,非常美味。我們彷彿就像是走進了森林裡面,隨意地拾起了地上的樹枝,在大自然裡享用上帝的恩典一樣。

再來的第二道菜我們像是在生火的溫暖的爐炭前,拾起一塊溫熱的灰色爐炭。但是他其實是包著牛肉tartar的炸物。下面其他棕色的都是擺設品。

第三道菜是鬆餅沾醬。他們很用心的在上面擺上一些綠色小葉子做點綴,下面鋪著葉子和木頭。我們像是在森林裡探險的旅客,一直驚喜不斷的發現大自然的美好。

這時候服務生上了菜單,總共有三種套餐分別是170, 130 和 90。搭配酒的話,在另外加錢。這和網站上寫的七十歐也不一樣。所以那個網站上訂位也沒訂到,然後套餐價錢選項也是錯的。不過好處是我們可以現場選擇。由於前三道開胃菜令我折服,所以我和老公選擇了170和130的套餐,可以多吃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第四道菜是用荸薺做出來的仿荸薺的模樣,旁邊插在巧克力粉的是木頭。木頭上面有果醬,可以沾巧可力粉拿起來吃。蔬果和大地色的擺盤讓我彷彿置身田野野餐,美味更是不在話下。第五道在主廚帶我們到了海邊,看著晶瑩剔透的海浪碰撞著腳邊的貝殼。

第七道菜我們到了一個小花園。綿密細緻的雞肝口感讓人驚嘆。

接著服務生上了一些麵包。圓滾滾的棕色麵包擺在鋪著草的圓形木籃里,感覺很像剛下來的熱呼呼的雞蛋。我們像是在雞舍裡的農人,興奮地拾起溫暖的雞蛋。

第八道菜主廚又帶我們回到了海邊,是漂浮在泡沫上的鮮魚。法國菜有名的是複雜而多層次的醬汁,深藏底蘊。我無法像小當家漫畫裡一樣跟你說,我吃完後像是在海邊有薄紗精靈圍繞著我跳舞。我只能告訴你,我把每一滴醬汁都吃光了。

到了海邊,怎麼能沒有干貝呢?

第十道菜是鮮嫩到爆炸的魚,醬汁在旁邊優雅的舞動著。

第十一道菜是龍蝦三吃,包括Q談的烤龍蝦,細緻的燉煮龍蝦和綿密龍蝦湯。

第十二道菜是主廚的招牌菜,黑芝麻烤鰻魚。我從未吃過這樣的搭配,但是非常地搭。黑芝麻與鰻魚都很有特色,卻互不搶戲,互相襯托。這也展現了主廚融合法日料理的高超廚藝。

第十三道菜是嫩烤雞。我想主廚應該是用舒肥低溫烘煮,才能煮出這麼嫩的雞肉。外面的雞皮酥脆爽口,應該是後來再用烤槍炙燒。皮和肉之前沒有任何多餘的油脂,實在是太完美了。擺盤來說像是雞隻在草原上跳躍,留下了點點的腳印。

服務生問我們要不要加點起司,我立刻說好。裡面的藍起司不像我以前吃得那麼嗆,像是是溫柔又有個性的紫髮女孩,讓人印象深刻。

甜點也不惶多讓。上面是炸海苔,又再一次顯現出主廚法日混合的深厚功力。

第二道甜點服務生在上桌後,舀下一匙檸檬霜倒入盤中。我好像置身於撒滿楓葉的山頭,看著天邊落下的第一道初雪。

店裡自製的剛出爐的胡桃派,又香又鬆,也不會過甜,有種幸福的感覺。

接下來這道是分子料理。外面是白花椰菜打出來的泡沫,中間是椰子打出來的泡沫。吃起來輕輕柔柔的入口即化。分子料理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完全打破食材原本的形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但又保留原味。很有趣。

最後得到了一張主廚簽名的菜單。

這頓飯我們總共吃了四個小時,終於體會到大家俗稱的法國料理的漫長用餐時間。我原本以為中餐會快一些,但其實也沒有。我們十二點進去,四點出來。由於冬天天黑得較早,可以說是吃完一頓飯,天色差不多就暗了。剛好接著散步去附近的巴黎鐵塔看夜景,非常完美。

這次在巴黎吃米其林餐廳真是大開眼界。在美國,台灣和日本我都吃過米其林一星的餐廳。料理的美味不在話下。但是這家主廚豐沛的想像力,深厚的美感,帶領我們上山下海,進行了一場大自然的美食饗宴。美味之餘,我深刻的體認到了主廚的創作理念,又現代又溫暖。一路吃下來,起承轉合,不論是味覺或是視覺都非常享受。大家有去巴黎的話,可以去試試歐!

廁所很有日系風格。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