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9 待續
這本書果然沒讓我失望。作者Rana Foroohar是CNN的全球經濟分析師,同時也是知名的財經專欄作家。這本書主要是描寫華爾街的興起如何一步步掠奪社會資產,主導企業界文化的走向。
在美國工業劃時代的時候,公司非常注重於產品的發展和如何解決問題。當時的銀行主要是借貸給小商家,為經濟注入活水,是一個媒介的角色。然而Efficiency Theory (有效市場理論)的崛起,打破這個平衡。
Efficiency Theory的核心就在於股票的價格就代表了這間公司的價值,因為市場是理性的。但是這個的盲點就在於公司容易因為追求季度財報和股票價格,而放棄經營長期利益,轉向追求短期利益。這樣對cost down的追求反而對企業文化有巨大的傷害。除此之外,因為高層很多薪資是股票,所以提高股價也是提高他們自己的財富。花在研發的錢就少了。
書中的例子舉的是著名的美國車商福特。一開始福特追求汽車的品質。在華爾街興起和MBA的流行之後,管理層從大量的對汽車熱愛的工程師變成每天拿著計算機敲打的MBA。公司不再追求技術的突破,因為那要花很長的時間還有風險,反而追求降低成本,造成產品品質下降。這樣的結果讓美國車界從此落後於日本和歐洲車廠。
說到這我十分感嘅。因為剛好張大仙今天才跟我說千萬不要買美國車,品質不好。日本車和歐洲車比較好。。。
10/19/2019 . 待續
其實一開始股票回購(buyback)是非法行為,視為人為操縱金融市場。一直到1982年,在金融界大力遊說下,雷根政府通過法案讓股票回購合法化,從此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美國企業開始將大筆資金投入股票回購。由於高層薪資大部分是股票,等於是把錢送回了股東和自己的口袋,讓貧富差距更加擴大。百分之一的有錢人更加有錢。這些錢原本可以拿來提高員工的薪資待遇,或是增加員工的福利保險,讓財富重新分配到大眾社會,進而提升整個社會的消費力,促進經濟動能。星巴克在推動時薪員工保險還有學費補助時,遭遇了股東很大的阻礙。但是星巴克秉持著把財富分配回社會,讓人人都能買得起一杯拿鐵,堅持的去做了。事實上這是個很好的商業決定,降低了人才流動,吸引優秀人才,提高了服務品質,進而增加了業績。但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星巴克一樣力抗股東的壓力做這樣的事。
華爾街對MBA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雖然金融業只提供了百分之四的就業機會,卻拿走了大部分的經濟利益。由於優渥的待遇,大量人才流入MBA市場。而MBA的最終雇主是華爾街,因此就培養出來一批以華爾街利益為導向,而非為公司長遠發展打算的商業人才。學校並不是教導跟實業相關的技能,而是如何操縱數字。這些商業人才再到各行各業一層一層的影響下去,造成今天的現象。另一個層面是政治的影響。由於美國人大多持有退休基金,大部分的美國人的資產中都有股票。政治人物變為了選票,必須不斷的把股市推高,而不是做真正對的事。
這本書也解答了我心中一個長久以來的疑惑:為什麼很多公司雖然擁有大筆的現金富可敵國,卻還發行債卷借錢?除了把錢放在國外,逃避交稅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稅務上的優惠。一個例子就是蘋果坐擁兩千一百零六億美金的現金。2019年他們發行公司債卷借了七十億美金。這七十億美金蘋果打算拿來回購股票,發股息還有一些其他公司的事務。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這麼做的。全球知名股王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也在2019年在日本發行四千三百億日圓債卷,價值約四十億美金。而波克夏公司的現金總共有一千兩百二十億美金。
10/27/2019 待續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作者交代了金融界在原物料和房地產市場的操控影響。在2000年的金融危機之後,金融界開始尋找其他替代的投資方案,於是他們就盯上了原物料市場。他們發明了一系列的原物料金融衍生產品,造成原物料的物價震幅加大,價格上漲,讓原本需要使用原物料的企業必須要花更多的錢來購買。而這一切的成本增加最後買單的都是消費者。更有甚者,銀行也藉由法律的漏洞開始囤積原物料,進而達成推高價格和操控市場的目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Goldman Sachs大量囤積鋁,造成奇貨可居。可口可樂公司必須花費更高的成本來購買鋁。但是很多公司都敢怒不敢言,因為怕之後山水有相逢,在需要銀行幫忙借貸或是併購的時候會遭到刁難。所以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接受作者採訪這個議題。唯一一次可口可樂公開抱怨的時候,也僅僅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我們鋁的等待時間已經大幅下降,從六百多天變成四百多天了!
在房地產市場方面,金融界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2008年房地產泡沫之後,大量的中低階層人失去房子,受創甚深。在此時一些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權基金)則是逢低入場,大量接手。其中一個知名的私募基金Blackstone在美國擁有四萬多棟物業。他們翻修房子之後,再以高價出租。這樣造成租金上漲,房價上漲,普通老百姓無法買房安居樂業。非營利組織也無法買房產來經營組織。同時因為難以追蹤房東,造成租屋品質低落,想要控告房東卻不知道告誰的窘境。除此之外,這些私募基金再透過他們的租金收入研發了一個衍生性金融商品叫做REIT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這樣的話房產增值就不需要交稅,因為他們不是個人持有,而是機構持有。另外一個題外話,中共副主席王岐山跟私募基金Blackstone的關係可以說是千絲萬縷,從中獲利不少。郭文貴和一些媒體都有報導。大家有興趣可以查查。
11/1/2019 待續
金融界的手也伸進了美國的退休基金401k。不但收費不透明,還越來越高昂。就算基金虧錢了,還是要支付管理費。不但如此退休基金應該是要以長期投資為導向,但是基金管理者為了績效獎金往往短視近利,或是任由公司注重短期獲利而非長期獲利。不然以他們龐大的市場影響力應該可以督促公司做長遠的投資。
除此之外金融界在政治界的影響力更是深遠。往往在制定政策時,政府大部分諮詢的對象都是金融圈的人,所以政策都對金融圈比較友善,而不是針對普羅大眾,可以從稅法一窺究盡。在柯林頓政府時代,政策改成績效獎金的稅比一般正規薪水的稅低,從此公司高層大部分的薪資都在績效獎金和股票。他們也因此有更大的動力去炒高股票價格。稅法也有一些漏洞導致很多公司都把錢藏匿在海外達到避稅的目的。不過書本2017出版之後,川普總統上任2018就實施減稅,部分公司將海外的現金匯回國內投資。蘋果公司就匯回數千億現金,除了繳交三百多億的稅金之外,還用這筆錢投資國內,增加就業市場。
11/3/2019 大結局
書中的最後作者總結了幾點來改善過於金融化的弊病。金融應該被簡化,變得更透明,更容易讓普羅大眾了解,這樣才能制訂出更合宜的法規來規範衍生性商品。公司應該回歸長遠投資的初心,而不是短視近利的炒短線等等,這些可以透過政策或法律來規範。政府應該要刺激實體經濟,像是改善教育,增加就業,而非用債務推高經濟,造成假象。整體而言,這本書是2017年出版的,所以講的東西都很適用於時事,解答我心裡許多疑惑。作者用字遣詞也是平易近人,讀起來輕鬆愉快,推薦給大家。

作者零食金
吃飽零食可以寫出更多好文章歐~
$1.0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