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2019 待續
第二個章節的標題叫做和1999年一樣狂歡。1999年是網路泡沫的前一年,市場上充斥著資金和浮濫的希望。有的人一次開了六間公司,有的人還沒開公司就已經開始計畫上市。所有的人都已失去理性。新創公司紛紛比較誰的趴踢更氣派瘋狂。你丟出任何一個瘋狂的想法,都可以得到大筆的資金。作者當時正管理著新創公司Paypal。有一家南韓公司在任何談判簽約前,就直接匯了五百萬給他們說要投資。當Peter想要把錢匯回去時,他們不肯透露應該把錢匯回哪裡。當Paypal結束融資後,網路就泡沫化了,並深深地影響著之後的矽谷。人們從中學到了四件事情。
- Incremental Investment。漸進式投資。與其一開始砸入大筆資金,應該更謹慎的漸進式投資,降低風險。
- Lean and Flexible。公司應該要精簡並且有彈性,這樣才能快速度應對市場改變。
- Improved on Competitors。與其憑空發明一個產品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用,不如做出比競爭者更好的產品,因為市場已經確定在那。
- Focus on Problems, Not Sales。專注在解決問題,而不是銷售。如果你的銷售不佳,那就代表你的產品不夠出色。科技產品應該專注在解決問題。
07/10/2019 待續
這本書是著名的矽谷創業家兼創投家Peter Thiel的經典著作,在矽谷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創立了好幾家公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Paypal,徹底顛覆了銀行金融系統,打破了被銀行獨霸的遊戲規則,走在時代的尖峰。我曾經聽過一小段他在youtube上的經濟學演講,非常醍醐灌頂。這本書主要是講創業。
這本書的一開頭,Peter就分享說他在面試人時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你有沒有什麼少數人會同意的事實見解?有的人會回答說教育系統很爛,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答案,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教育系統很爛。他說一個真正好的答案應該是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是個事實,但其實他不是。因為只有擁有這種獨特唯一的思想,才有辦法創造未來。如果你的想法跟大眾差不多的話,你沒有辦法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從人類進化史來看,所謂的從零到一,也就是從完全沒有到有,這就是創新,你才能推進科技的進步。如果是一到N,這就是把你會做的東西複製再複製,這就是全球化生產(globalization),像是中國就很擅長這個。但是如果我們只是一昧使用現有科技,而不去創新,地球的資源終將耗竭殆盡。所以我們必須創新科技,才有辦法繼續往下走。比方說如果印度想要享有跟美國同樣的生活水平,但是我們使用的是同樣的科技,那地球的資源是不夠的。他強調我們應該要專注在從零到一個垂直發展,而不是從一到N的水平發展。觀察人類的科技發展是來看,創新和全球化生產是可以同時存在,也可以同時不存在。藉由創新和全球化生產的交互存在或是同時存在,我們的科技得以推進。但是最近這幾年,我們的科技化只專注在手機上。我們身邊的其他科技都很老舊,像是交通,航空等。幾乎所有的發展都在IT產業,而忽略了其他產業。所以我們應該回過頭來關注其他產業。接下來這本書會告訴我們如何訓練創新的思考。因為唯獨有創新的思考,才有辦法創造未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