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公視最新力作我們與惡的距離,期間爆哭好幾次,卻又停不下來的看完。看完之後思潮洶湧。裡面的人物刻畫細膩,動機交代清楚明瞭,讓人有很深的代入感。甚至可以說如果我是當事人,我未必能做得比劇裡的角色好。沒有所謂的黑與白,人生大多是在灰色地方遊走。你看到的事實不過是片面的事實,往往不是全部的事實。在劇裡的角色,我看到我自己的影子,認識的人的影子,和聽過的故事的影子,也許這就是這是這部戲令人著迷的地方。這部戲探討的層面既廣又深,有愛情,親情,友情,媒體紀律,社會對精神病患的誤解與不肯去了解等等,無法一一詳述。我在這就僅僅根據我最有感的幾個人物做論述。
Contents
從傷痛裡走出來的受害者媽媽宋喬安

這個角色是由賈靜雯所扮演的,是讓人非常心疼的一個角色。一個在隨機殺人案裡失去稚子的母親把自己的心門緊緊關閉,把家人同事和朋友拒之於千里之外,用工作和酒精來麻醉傷痛。他倔將好強,認為自己不需要幫助,更或者更準確的說,他還沒有準備好面對表皮結痂但從未癒合的的傷口。而我們人生當中,又何嘗沒有經歷過這樣類似的情況。也許是喪失親人的心碎,也許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許是與家人撕心裂肺的爭吵,也許是朋友無情的背叛。讓我們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再愛的能力。但是只有像劇中的宋喬安一樣勇敢的面對,撕開那層表皮的痂,赤裸裸地面對鮮血淋漓的傷口,才能開始癒合。而這個傷口可能永遠無法癒合,但沒有關係。就像宋喬安說的:心裡的石頭又小了一些。這樣一點一點的修復自己,也就足夠了。與此同時,不要推開身邊愛你的人。承認自己的脆弱,承認自己需要被幫助,接受愛你的人的幫助,擁抱自己,你也會從中間得到重生的力量。
隨機殺人案兇手的妹妹李大芝

這個角色是由新生代演員陳妤所扮演的,也是個讓人心疼的角色。因為哥哥犯下隨機殺人案,而被迫中止最愛的新聞學業,在家裡頹廢了兩年,之後改名換姓,被媽媽拖去找工作,卻意外地成為了宋喬安的下屬。面對哥哥的罪行,他對受害者家屬深感愧疚。但這並不是他犯的錯,卻被這個社會和所謂的正義網友千夫所指,在人生重新開始的路上跌跌撞撞,承受了所謂古代的一人犯罪,株連九族。你說受害者家屬不可憐嗎?當然可憐。但是身為殺人犯的家人又何嘗不可憐?他也不願意哥哥成為殺人犯。他也不願意家破人亡,每天低頭過日子。為了一個不是他犯下的錯,他用了人生大把的青春年華去找回一個正常人可以過日子的機會,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卻如此不易。當上司宋喬安發現他是殺人犯的妹妹,跟蹤他做獨家報導。他怒氣沖沖地質問宋喬安媒體踐踏媒體權,亂貼標籤,也是在無形之中殺了人。難道他哥殺了人,他和家人連活下去的權利都沒有嗎?宋喬安回答:那我兒子呢?他有活下去的權利嗎?語畢,一行眼淚流下,摔碎了觀眾的心。李大芝最後落下一句話說: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這句話擲地有聲,震耳欲聾。這幕堪稱整部戲最經典的情節,資訊量和情感濃度都炸裂。宋喬安因為喪子之痛和憤怒,在新聞裡暴露了李大芝家人的住所。雖然這是不對的,卻讓人不忍苛責。如果我們在他的處境,也許更無法克制,做出更過分的事而不可知。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突然發現下屬竟是弒子兇手的妹妹,內心之崩潰難以想像。李大芝為了保護家人質問上司,並且犀利地指出媒體在無形之中也殺了不少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已經為了不是他們犯的錯付出了太多代價。宋喬安和李大芝其實都是受害者。他們也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活下去,卻如此艱難。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是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難關要過,都在努力地活下去。有時候我們在批判別人的時候,可能忽略了他們不為人知經歷的事情。如果我們在他的處境,我們未必能做得比他好。我們只是剛好比較幸運,不用經歷這些磨練,但又有什麼資格去隨意評斷別人呢?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天才導演應思聰

這是這部戲的情節支線。他是李大芝的房東的弟弟,因為患有思覺失調症,而屢次發病,幻聽到有人在嘲諷他,甚至出現幻覺,進而導致了發病崩潰時的暴力行為。當他意識到自己發病時,痛哭流涕的說: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他最愛的女友和媽媽都離開他?為什麼要留下他一個人?道盡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無奈。說真的,誰願意罹患思覺失調症?誰願意每天吃藥倒導致行動遲緩,口舌不清?誰願意因為生病,隨時處於崩潰邊緣?誰願意每天被投以異樣的眼光?誰不想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生活?而因為他的心生病了,我們的社會卻不願意花一點點的時間多去幫助他,去體諒他。我們只是比較幸運,沒有得到這樣的病罷了,為什麼不能多一些同理心給他們?另外一個讓我很感慨萬千的點是社工對應思聰說:思聰。會越來越好的。也許你不會像以前一樣,但是會好的。劇末的時候,應思聰服用藥物穩定的控制病情,他的幻聽依然存在,但是他已學會與他和諧共處。有的時候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永遠不可能恢復成事情發生前的我們。傷口就算結疤,也永遠在那,永遠的改變了我們人生的軌跡。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帶著傷疤往前走。也許我們不再一樣,但我們依然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活得很美好,很精彩。
這部戲的很犀利的批判了許多社會現狀,像一把利刃毫不眨眼的直直地插入了觀眾的心臟,讓我們羞愧難當。也許我們與惡的距離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遠。但是編劇也在最後埋下了許多希望的種子。也許每個人都受傷過,也許我們都曾犯錯過,也許我們都曾傷過人,但是一切會越來越好的。就像宋喬安最後看到的兒子幻影說得一樣:希望就在雲後面。
Leave a Reply